能提供全中文授课的私立小学,在美国越来越抢手了 |新气集
文|李梓新
珊珊在纽约曼哈顿一家私立小学当三年级老师。这家学校的特色是,拥有中文的沉浸式课程。所谓沉浸式课程,就是基本上所有课程都用中文教,孩子们在全中文环境中学习。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学校的家长主力是华人吧,但实际相反,众多的西方家庭以及ABC都想将孩子送入这样的中文沉浸式学校,让孩子多掌握一门语言。虽然学费不菲,但学校的waiting list排得很长。
作为一名全科老师,珊珊要教语文、数学、自然等等多学科的课程。她也从中观察到了美国中产精英家庭对教育的心态,以及学校所想为学生提供的环境。这对“双减”氛围下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值得参考的对照。
本期嘉宾
珊珊
美国沉浸式中文学校老师
阅读珊珊的更多作品
🎧 扫码收听
· 以下是节目部分内容节选 ·
文字整理|芳欣
在美国沉浸式中文学校做教育
李梓新:今天我邀请了一位三明治的写作者珊珊,她目前在纽约的一所中文和西班牙语的沉浸式学校担任三、四年级老师。珊珊目前已经在美国小学教了几年书?
珊珊:今年应该是第七年了,我做了五年小学老师和两年幼儿园(preschool)老师。
李梓新:你的故事很精彩,我在三明治的文章中看到你还担任过米其林餐厅的厨师。在发达的都市,教育一直是工作中的父母的心头之痛,他们会将孩子的教育与阶层的上升和跌落挂钩。你在目前这所中文沉浸式学校的教学体验如何?
珊珊: 我们学校是一所中文沉浸式学校,所谓“沉浸式”就是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入学后选择一门语言,之后所有课程的指定语言(target language)都以选择的语言为准。孩子年龄越小,那么他接触和了解这门语言的时间就越长。所有用中文授课的老师需要用中文讲所有学科,包括数学、美国历史、文学,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很有挑战的。
李梓新:这一点很有意思,和国内相比,有点像是一个镜像,因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上国际学校,接受英文沉浸式教育,然而目前进入国际学校还有国籍上的限制。在国内的语境下,孩子进入全英文的国际学校仿佛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大家都认为英语是国际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美国,把孩子送入中文沉浸式学校的家长需要说服孩子去学习中文吗?
珊珊: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主要接触的学生家长群体为中产阶级或以上。随着世界越来越全球化,美国人也想让孩子掌握一门第二语言。他们选择中文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的体量无法忽略;第二,中文是很难的一门语言,并且有研究表明学习中文对大脑开发有一定功效。美国家长一般不会跟四、五岁的孩子商量学习中文这件事,对于在乎孩子教育质量的家庭而言,孩子学习一门二外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如果孩子从小上的课外班学的是中文,那么小学阶段,家长就会把孩子送到80%-90%沉浸式的学校去进行提高。
李梓新:你目前所在的是一所中文加西班牙语的沉浸式学校,中文和西语的学生哪个更多呢?
珊珊:我们学校的纽约校区因为西班牙语教学开展得较晚,所以学习中文的学生更多。新泽西校区的中文和西语教学虽然是同时开启的,但还是选择中文的学生更多。这一点是因为西语教学项目在美国已经相对成熟了,家长可以选择的地点更多。然而中文教学在美国是一个新兴项目,有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地点不多,所以相对更加抢手。
李梓新:我了解到你们学校成立于2005年,目前有两个分校。你知道美国目前类似的中文沉浸式学校大概有多少所吗?
珊珊:在我教书的这几年期间,美国的中文沉浸式学校越来越多,但是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中文学校依然相对较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公校也开展了中文沉浸式的项目,这些项目更加抢手。
家长选择中文沉浸式学校的原因
李梓新:在中文教育这方面,美国还是领先于欧洲的。我觉得美国父母在选择让孩子接受沉浸式教育这方面还是很有远见的。
珊珊:是的,而且我们学校在招生时要求家长做一个长期的承诺,因为沉浸式教育前两年的教学成果是不明显的,只有到第三年才可以看到语言和大脑开发方面的成果。这个承诺主要是心理上的,因为在中文沉浸式学校的环境下,孩子的英文可能会相对落后一些。
李梓新:我觉得这些美国家长还是很了不起的。现在国内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非常焦虑,而且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是一环扣一环的。你了解到的美国或纽约的家长会有类似这样的心态吗?
珊珊:这个不好说,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很特别,而我的观点也仅代表我自身接触到的部分纽约家长。纽约的公立学校设有天才班(gift and talented program),而大部分华人家长通常会让孩子去考取天才班,且为备考天才班而上的课外班也价格不菲。同样,私校也有焦虑链,因为私校分第一和第二梯队。虽然美国整个教育风气不算很焦虑,但是如果你身处一个重视孩子教育质量的环境中,那么焦虑还是存在的。
李梓新:在美国公立学校体制内,家长必须有学区房的房产才可以让孩子入校吗?还是只要租房就可以?
珊珊:租房就可以。纽约也有几所高校是只要学生考取就可以入校,所以也算提供了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
李梓新:租房会变向推高学区房的房价吗?
珊珊:会的,纽约学区房的房价都不便宜。
李梓新:那孩子的入学资格和家长买房的年限相关联吗?比如年限短的需要排在年限长的后面?
珊珊:其实并没有,理论上只要地址是在学区房这边孩子就可以入学。但是如果这个学区僧多粥少,那么孩子入学资格就需要通过抽签决定。
李梓新:这和国内的政策还不太一样,因为国内孩子入学的排队顺序是和房产年限相关联的,年限短的排在年限长的后面。所以这样看来,美国家长在孩子入学方面的焦虑还是比国内相对好一些的。
珊珊:是的。
李梓新:选择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家长会更看重学校的哪些因素呢?
珊珊:主要看重的还是师生比。在纽约,公校平均师生比为25:1,私校基本在15:1或10:1以内。所以私校老师分配给每个学生的精力要比公校的老师多很多。另外,美国近几年为提升教学水准,专门设置了一个公校必须遵守的教学大纲(common core),所以公校的考试频率会比私校高很多。美国很多家长因此也看重了私校课程的多样性和较少的考试数量。
李梓新:我女儿读的英国私校也是没有教学大纲的,但是以传统中国家长的角度来看,松散的大纲还是会让家长失去一定的安全感。你在教学过程中有遇到美国家长有类似的焦虑吗?
珊珊:会有的,我们学校在二、三年级的时候会有标准化考试。虽然美国家长看不懂中文,但是数学课程还是看得懂的。我们学校使用的是新加坡的数学课程,比其他学校相对难一些。我能看出美国家长们还是对这点很开心的。另外,很多孩子还反映自己喜欢用中文学数学,因为数学上的很多中文表达方式比英文简单。家长得到孩子的正面反馈后也会放心很多。
对教育不再“唯结果论”
李梓新:其实你的权力是很大的,即担任了授课老师又担任了班主任的角色。如果遇到一个有奇思妙想但是在学习上不上心的孩子,你们学校会怎么去看待这样的孩子呢?
珊珊: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会在评分卡上给孩子们打social emotion的分数。对我而言,尤其在孩子早期,他们与人交往和奇思妙想的能力与学术能力是同等重要的。去年上科学课的时候,我在教关于能量的问题,在讨论植物和动物如何摄入能量。当时班上有一个孩子问我吃纸是否能补充能量,引起了哄堂大笑。那个孩子明显是在捣乱,但是我反而表扬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问题,可以让他回去研究一下纸是否存在能量。但这也可能是小班课的原因,所以我有精力去顾及这些有奇思妙想的孩子。
李梓新:如果这些孩子从小在中文沉浸式学校学习中文,他们长大后的中文水平能否达到我们中国学生的水平呢?
珊珊:虽然孩子们水平还是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听力水平基本都和中国孩子持平。听力是他们在中文听说读写里最好的。在口语方面,表达流利的孩子们发音是没有口音的。在写作上,如果遇到喜欢的课题,他们一般会写很多,有的孩子写作能力很强。
孩子们写的关于春节的小文章
李梓新:美国孩子会觉得中文的方块字很难写吗?
珊珊:我发现我们学校孩子的父母从小就会暗示孩子们中文很难,从而培养了孩子们一种“我能学中文我很棒”的心理预期。记得我之前教他们写“赢”这个字,后来孩子们学会之后,天天要求我听写他们这个字。
李梓新:你的学生会认为在学校不讲英文是个很大的挑战吗?
珊珊:确实有一些挑战,尤其是当孩子年龄变大之后。但在我们学校,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中文课只能讲中文,所以他们在长大后也自然而然养成讲中文的习惯了,甚至在可以讲英文的场合他们也会选择讲中文。
李梓新:听起来你们对学生中文水平要求还是很高的,那会给插班的孩子做语言测试吗?
珊珊:会的,学前班插班入学就要进行测试。其实还是要看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我带过几乎中文零基础的二年级插班生,但是他半年左右就赶上了班级平均水平。
李梓新:你们学校最高到八年级,这些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有什么优势吗?
珊珊:目前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还比较少,但是大部分毕业的学生都会申请第一梯队的高校。这些学生肯定都是很优秀的,中文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加分项。
李梓新:的确,但我觉得我们也不应该陷入一种语言工具化的迷信当中,而是要看孩子对语言的整体认知。你们的学生对中国文化也有较强的认知吗?
珊珊:肯定是有的。从孩子两岁入学的时候就会设置很多手工课,并会在传统节日当天边做手工边讲故事。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学校还会举办大型的联欢晚会,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中国元素。除此之外,我们还会让孩子们学习成语和读一些中文读物。但是我们学校近期在考虑设置更多其他文化的课程,毕竟纽约也是一个很多元的地方。
李梓新:中文也是去理解其他文化的一个钥匙。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你有没有经历过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敌对情绪的情况?
珊珊:有的,而且其实作为老师我也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点。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同学其实是生活在一个被保护得很好的环境里,当他们看到纽约街上的游行时,会问这些人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也没想好是否应该告诉他们事实。
李梓新:那孩子们对因为疫情而调整的线上授课能及时适应吗?他们的中文水平有没有在此期间下降呢?
珊珊:其实我觉得新冠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他们失去了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以及之前校园的环境。学校在去年九月份恢复了线下授课,刚入学的时候我有感觉到学生的中文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他们也很赶上了之前的进度。
李梓新:我很好奇你们学校的老师都来自哪里?
珊珊:我们学校的老师基本上是来自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的研究生。随着美国沉浸式项目的学校越来越多,也有很多美国学校会定点向国内有合作项目的学校招聘老师。
李梓新:在第二语言的沉浸式学校中,除了硬性的分数之外,你们会如何判断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水平的提升?
珊珊:孩子其实是很多元的生物,是无法用数字去衡量的。我个人作为老师更看重孩子是否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热情、能力,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方法上的学习,比如思辨和研究能力,比内容上的学习更重要,因为这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
发现孩子的独特性
李梓新:从孩子童年开始,我们都一直在用不同指标去衡量他们。但我个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些特殊点也是没有对错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去引导他们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很想知道,在你做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对每个孩子进行更个性化的引导呢?
珊珊:我会有的,而且我觉得这是做教育的最终极和最理想的状态。我特别同意你说的,孩子和学生不分好坏,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特别的地方,所以成绩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针对每个孩子个性化的教育确实是理想化的。我在美国做教育的这几年,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对个体差异化非常重视,并且会尽量以最适合每个孩子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因此孩子们也有更多自由呼吸和成长试探的空间。
李梓新:这点很不容易,而且我相信今后国内也会有类似的土壤和教育方式,只是需要我们去不断倡导。
珊珊:对,家长需要多去发现孩子在成绩以外的闪光点。我小的时候,大多老师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但是其实批评反而会更加加强一种自我否认。所以我在当老师的时候,会刻意地多表扬孩子们,犯错后只要懂得积极改正就好。
李梓新:国内有些人会担心美国老师过多的表扬会让孩子自我感觉太好,反而不利于他们进步,你觉得呢?
珊珊: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如果孩子这件事做错了,你跟他说他没做错,这个就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在指正孩子错误的时候要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用居高临下的口吻去批评他。应该去和孩子去交流,并在他改正之后表扬孩子。
新气集ThinkAge
「新气集ThinkAge」每一期都找来身上自带话题的嘉宾对谈
扫码收听
节目音频编辑:芳欣、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15岁)
欢迎在以下平台订阅我们的频道
小宇宙app
苹果podcast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移居清迈的众多中国家庭,疫情之后怎么样了?
去了南极16次的女生,早就不相信模式化的人生
研究奶茶在全球的扩张,真的可以读一个博士